文:潛力種子兒童教育中心主任 吳怡璇(雙寶阿木) 圖 : 可樂雙寶
媽媽你時常覺得胸中有把無名火?你覺得孩子怎麼越來越不聽話?爲什麼孩子一定要大吼大叫才聽話?怎麼那麼令人煩心,無法乖乖表現好呢?你常常會失控發火或打罵了孩子後,才感到後悔?
孩子不聽話?
「叫你不要爬又爬!」、「一直跑來跑去,很危險咧!」、「什麼都不要,你要氣死我!」「意見這麼多,愛頂嘴!」、「玩具都不收,煩死了!」、「什麼都不會自己做!都做不好!」、「又吵又再搶玩具!」,這是不是你常對孩子說的話?其實孩子的不聽話,並非孩子故意使然,可能是你對孩子發展不了解、過度的期待、習慣又無效的教養方式造成的,也或許是你自己的情緒壓力過大,終究日漸形成每日的親子對立衝突。忙碌的育兒生活中,媽媽會生氣有脾氣是正常的,不用感到內疚,因為媽媽也是人阿!但確實有方法能讓媽媽更有效育兒,不用整天練獅吼功,快來學!
爸媽常有的錯誤想法與做法
1. 父母不當的期望,認為孩子應該有規矩
孩子不是天生就有規矩的,犯錯也並非不聽話,很多規矩是需要孩子隨著年紀認知的成熟才能理解,也需要時間來學習。學步期開始,孩子變得難控制,好奇驅使孩子不斷想用嘗試錯誤方式來學習,直到孩子能學會,這樣卻在大人的眼裡都變成不聽話與危險,其實這是大人對孩子的過度保護與不適當期望。整天在家禁止責罵孩子,不如多外出滿足孩子的好動與探索。
2. 太多無效的嘮叨
「玩具丟的亂七八糟,你永遠不會收!我不會再買玩具給你了!」,當你生氣憤說完這些話,對孩子說出人身攻擊話語,孩子會更拒絕配合,因為他聽到的是你永遠都認為他很壞,同時你每天都說一樣的嘮叨和斥責,而且下次出門時你還是會買新玩具,所以你的話通常無效。
3. 孩子要大聲斥喝才有用
「該吃飯了!」、「就跟你說要吃飯了!別看電視了」、「再不來吃飯,我就把電 視丟掉!」,爸媽你需要說了三四次,且最後要大吼大叫才有用,是因為你沒 有言出必行,說出來的話無法做到,孩子不會當真。
4. 「打」孩子真的很有效
孩子被打後,會停止錯誤行為,只因為害怕而不是學會教訓。孩子被打後只會被情緒淹沒,無法思考爲何被打,只覺得父母生氣恐怖,更無法心服口服接受錯誤且學到教訓。未來叛逆期可能會在父母背後作更多錯誤的事,甚至以暴力相向,衍生更多問題。
媽媽不抓狂,7大高招育兒法
1. 不情緒化、清楚簡潔的指示
「玩具丟滿地了,請你自己收! (或我們一起來收!)」、「先收完玩具,再看電視!」 以對事不對人的方式敘述你不滿意的狀況,再給清楚精簡的指示(如,先... 再..的說法很有用!),抓住孩子注意力,讓孩子有機會思考眼前狀況,知道自 己可以做什麼,而不只是情緒化的辱罵攻擊,造成孩子反彈而故意不做。
2. 少說多行動,言出必行
「不行! 」當爸媽你說出不行時,請真的要做到,不然只是無效的嘮叨,對孩子來說都是廢話,而不是警告,提醒爸媽想清楚再說。危險或不禮貌的行為需要制止,但不要有太多的不行,如此只會讓孩子變成「選擇性忽略爸媽的話」,而媽媽你只會變成大吼大叫的神經病。「十分鐘後關電視了!」你這樣告訴孩子,那十分鐘後就直接行動,言出必行的你每次都做到,孩子就會當真。
3. 行為自然後果法
當你不斷的制止無效,那就試試行為自然後果法吧!請允許孩子去經驗犯錯,因為經驗永遠最好的老師,讓孩子在錯誤中得到教訓,自然能得到寶貴經驗,自然學習成長,這比你說破嘴與大聲斥責來的有效多了!當然過份危險行為是無法親身體驗,如孩子在馬路上奔跑,你則必須直接警告孩子,馬路奔跑可能發生的嚴重後果。
4. 給孩子適度的選擇
選擇是讓孩子不硬碰硬,能合作的好方法。給孩子選擇,幫助孩子了解自己內心想要的,也能讓孩子心甘情願對選擇負責。選擇可從1歲多小孩就開始,但要隨著年齡認知來決定選擇的內容範圍歐!
5. 轉移注意力化解僵局
對於年紀小的孩子,有理還是說不清,你可以善用轉移法來化解僵局。「不要跑,會感冒,快來換尿布!」你好聲好氣說到瀕臨抓狂,孩子還是在跑,你不如把尿布套在手上演個小戲碼,「尿布說:讓我親親你的小屁屁!」,媽媽轉換心情避免抓狂,孩子也馬上注意力就回到你身上,乖乖就範了!你也可以想想更多創意的轉移注意力方法歐!
6. 與孩子一起想辦法
「你怎麼搶不到玩具就哭,你愛哭鬼阿!」這樣攻擊式的批評會讓孩子挫折忍 受度更差,學不會解決問題方式,不如陪他想辦法,「你想要玩玩具?我們一 起想想怎麼辦?」,如我們用玩具來交換…等。
7. 媽媽學會釋放壓力
媽媽能找到紓壓管道,不管是找朋友圈、找興趣、找偷閒時間…等,不讓自己成為壓力鍋,在你眼裡孩子的行為就變得不會那麼讓人抓狂了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