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社交人際】沒有人要跟孩子玩,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?同步刊登親子天下嚴選文章

文/治療師雙寶阿木(吳怡璇)

IMG_5535

『媽咪!他們都不跟我玩!?』

在公園的群體遊戲中、在學校放學回家後,總會有孩子氣沖沖的反應:「媽咪,他們都不跟我玩,他們都不給我玩!」特別是幼兒園和低年級的小學生,較容易會面臨到這樣社交人際問題。

 

  這時,有些爸媽是憂心忡忡,內心小劇場開始閃過的畫面是:「我家孩子是不是被同儕排擠霸凌?」「老師怎麼都沒有在關心,我家孩子都被欺負了!」

甚至有些積極的爸媽,決定到校跟老師理論一番,或跟團體中的小孩們興師問罪,但是往往令父母更生氣的是,老師會回答:「爸媽,你太緊張了,小孩子玩在一起都是這樣的啦~」

 

   停!各位父母親,請深呼吸,首先這個社會並不是您想的如此的黑暗,孩子口中的「他們都不跟我玩、不給我玩!」並非都是別人造成的,這可能隱藏著孩子在能力上的問題,面臨到孩子需要學習的課題了。

 

  中班的小宏,從一群孩子中大哭的跑過來說:「他們都不給我騎腳踏車!」

即使是在現場的母親,有時剛好在聊天或忙著滑手機,也不一定能看得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。而小宏只是一邊大哭,一邊大吵著就是要騎腳車,這讓緊張的媽媽又是安撫又是生氣,當場指責著小宏的哥哥:「你為什麼不讓弟弟騎,讓他一直哭!?」阿木我在一旁,叫住了團體中的大孩子,仔細詢問一番,結果大孩子跟我說:「他不遵守規則,我們說好騎完一圈就換人,結果他一直騎不下來,最後還沒有經過同意,就偷騎其他人的腳踏車。」

 

  我想看到這裡,爸媽你應該知道問題在哪了吧!

有時哭泣的孩子,並非都是真正被欺負的弱者,反而常常是做賊的喊捉賊啊!這時,若大人因為害怕孩子哭泣,馬上滿足孩子需求或只是責罵孩子愛哭,孩子是學不會,這年齡應該學習「用言語」來表達需求,始終卡在用原始哭鬧方法來威脅父母。而大人若能冷靜的去了解每個年齡層孩子的社交困境,耐心用孩子「懂得的話」說給孩子聽,協助孩子「控制衝動、觀察情境、聽懂規則、遵守規則、表達情緒需求」,往後才能逐漸在團體中維持良好的社交行為。

IMG_5533

  而類似的情形,也發生在一位被診斷為『注意力缺損過動』的大班孩子「小義」身上...

由於小義非常想跟大家玩,卻又不懂得遵守遊戲規則,因此被大家排斥進入團體遊戲中,因此生氣的拿手上的玩具打了每個同學。

這時的「沒人要跟他玩」並非是孩子們排斥過動兒這個標籤,而是這孩子衝動行為,時常會惹得沒有一個人想跟他玩。

 

  雖然孩子動手勢必要為此道歉,但除了道歉更得學習是,當他「想跟人家玩」時該如何用「正向的社交互動」,因為若一再犯錯只會讓孩子因「過動」而惡名昭彰。因此,過動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處罰,責罰只能制止行為,卻學不會社交技巧,。小義需要有大人介入,「有細節」的協助他進入團體的方式:

  1. 學等待:提醒按耐住衝動。
  2. 學觀察:大人在一旁協助聽和看得懂遊戲規則。
  3. 學表達:「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?要怎麼玩?規則是甚麼? 」
  4. 學遵守:複誦一次規則後,練習遵守規則的玩一次。
  5. 要鼓勵:成功後,大人立即鼓勵孩子的正向行為。

 

  如此進行孩子才能真正改善用動手來引起注意,逐步學會到進入團體的社交技巧,最後大人才能完美的退場。

 

  即使不是過動的孩子,一般幼兒園到低年級的孩童,由於大腦成熟度不足,衝動控制較弱、語言能力仍在發展,也容易出現類似的社交問題,特別是社交經驗少的孩童、較衝動的男孩、獨生子女、語言較慢的孩子..等。

 

  從兒童遊戲發展的社會互動層面來看,不同年齡層的兒童遊戲行為,是有所不同。父母若有發展概念,在對的時機提供的對的團體環境,更提供有細節的協助,才能讓孩子發展出良好的社交能力。

298983_10150314001363842_521318841_7945750_1633662152_n[1]

2歲半以前:單獨遊戲
兒童只顧自己玩,喜歡獨自玩,與其他幼兒玩不同的玩具。

家長這樣做:家長可以先注重在培養「玩的動作」和「認知能力」。

2-3歲半:平行遊戲

兒童與旁邊的幼兒相鄰靠近,玩類似的玩具,但是少有互動。

家長這樣做:家長不用勉強孩子跟他人互動,但可到帶到公園或親子館等有其他孩童的環境,誘發孩子去「觀察、模仿和輪流」即可。
 

3歲半-4歲半:聯合遊戲
兒童與其他兒童一起玩,過程中會有互動和有交談,如借玩具材料,但仍是保有各自由遊戲興趣和內容。

家長這樣做:家長時常製造2-3個熟悉同儕的小團體互動情境,但孩子仍需要大人較多的互動和引導,如「瞭解遊戲任務、遵守規則禮儀、表達能力」。

 

4歲半以上:合作性遊戲
屬於真正的社會性型態,兒童在團體中有共同的目標、或彼此分工,如主題劇情分工角色扮演、競爭性的目標等。對幼兒來說,他會在這種型態的遊戲中,產生團體的歸屬感。

家長這樣做:可積極製造3人以上熟悉同儕的團體遊戲中,由年紀大的孩子們示範遊戲或規則,「鼓勵」孩子跟著模仿配合,或參與遊戲團體課程經驗。更鼓勵孩子嘗試加入公園的小團體,家長仍需「觀察和適時協助」。

 

  若父母期待學校或老師來幫忙訓練社交能力是不足的,畢竟團體人數眾多,老師壓力龐大,教學現場常常又是情況複雜難以釐清原因。因此父母在生活中,要適時提供孩子「團體經驗」,從中「觀察孩子的社交行為」,更「有細節的介入」,才能真正幫助孩子脫離「沒有人要跟我玩」的困境。

 

【幼兒園實況】從職能治療師專業角度,來看蒙特梭利幼兒園教學

治療師阿木粉絲頁時常贈好書繪本,更及時分享育兒新知與旅遊歐!快來追蹤吧~

arrow
arrow

    治療師雙寶阿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