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們與老師的距離】親師溝通並非想改變對方,而是理解和攜手~同步親子天下嚴選
文/治療師雙寶阿木-吳怡璇
當家長必須把孩子交到老師手中那刻起,內心總有許多擔憂,卻不知如何與老師有良好的[親師溝通],建立一段信任的關係!
現代是雙薪家庭型態,孩子往往很早就送進幼兒園,因此家長的擔憂通常很多,像是「他很內向,想上廁所會不會不敢說?」「他吃飯慢,會不會吃不飽?」「孩子會不會交到朋友,會不會跟人玩?」「上課跑來跑去,會不被罵?」這些生活瑣事。而當家長們越是擔憂,煩惱卻越是更多。
到了國小,老師與家長接觸的機會相對減少,關係也不如幼兒園老師的親密自然。有些家長對老師內心充滿期望卻說不出口,有些家長則對於老師能少見就少見,因為沒事就是好事。同時,國小親師溝通的方向有所不同,會比較傾向孩子的學習狀態或同儕互動問題。
不管孩子處在哪個階段,親師溝通似乎都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。
親師溝通目的是改變對方,還是理解對方?
曾經,有位資深的幼兒園老師,他熱切的告知家長,孩子在幼兒園秩序差,上課不斷地走動,無法專心學習,建議家長重視或尋求資源。結果竟然落得老師被孩子長輩投訴到園長方,說老師專業不足,要求園方開除他。
有些家長認為,老師應該主動告知家長孩子在校發生的事,而不是我們從孩子口中得知!有些家長卻認為,老師不應該把常見的同儕互動小口角,都要一一通知家長,讓我們壓力很大!
老師應該跟家長談到到什麼程度?家長又希望老師要跟您說到多麼細節?家長與老師要保持如何的距離才算良好?這些問題似乎沒有正確答案,但是當我們仔細思考「親師溝通」目的為何,自然就能找出答案。
家長希望跟老師溝通的目的,是希望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態、老師的應對方式,而不是一昧的希望老師用「家長想要的方式」來對待孩子,想要單向來「改變對方」。親師溝通目的是雙向交流後試著「互相理解」,再從彼此對談中「更理解孩子在不同環境的狀態」,最後達到共識,一起讓「親師攜手協助孩子」,不論在家庭或學校。
關於親師溝通,家長需要把握三原則,才能逐步建立良好的親師關係:
- 正向解讀,彼此同理
當孩子帶著高張的情緒敘述著學校負面事件時,家長切勿主觀判斷,而是要[正向解讀孩子的敘述]。家長應以客觀的角度看事件,畢竟我們不在教學現場,且同時示範我們的同理。我們同理接受孩子的感受,也要記得同理老師的處理或狀態,不因一時情緒而隨意批評老師。批評只會讓孩子與老師的關係惡化。反而家長須要常引導孩子「不凡事以自己為中心」,練習以不同角度思考事情,像是同學和老師的立場,孩子藉此才能成長,培養適應力和同理心。當我們能正向的解讀後,也才能用「正向的態度」不敵對的態度,進一步與老師溝通釐清,協助孩子來解決。
- 真誠溝通,勝過即時通訊軟體
所謂溝通,必須是「雙向」才有意義。因此當孩子在學校發生有疑慮的事,與其家長單向隨意揣測,不如真誠的雙向溝通。家長別過度害怕提出自己的疑慮不滿,會引起親師衝突而影響孩子。其實,真誠溝通反而能釐清真相,降低猜忌誤會,甚至讓家長更了解孩子在學校與家中的不同表現,也了解老師的教育處理的理念,特別是當我們與老師仍不熟識時。
雖然手機通訊軟體發達,但是急需釐清的問題,建議要約時間當面或電話與老師對談,減少文字感受的誤解。而聯絡簿也則適合溝通簡單事項或不急切的事件,較不適合拿來進行深入想法意見上的溝通。
親師溝通的過程,可以把握以下5個小步驟:
1.家長先提出疑慮,但不帶評論
2.多傾聽老師談談孩子,家長你能更認識孩子在校的狀態
3.表達出家長對孩子的教養理念或目標
4.詢問老師的想法和建議
5.來回進行雙向討論並設定目標方法,攜手讓孩子在家庭與學校同步進步。
- 父母先用心,老師才會用心
家長怕遇到地雷老師,其實老師也害怕遇到恐龍家長!
老師並不害怕具有想法和用心的家長們,只怕遇上把教育責任全部丟給老師來負責的家長們。當我們對孩子的教養有正確的觀念,更有積極的態度和行動,老師是感受的到家長的用心,相對會對孩子更加重視和用心。
若您是較擔心孩子的家長,不妨化擔憂為行動,常常聆聽孩子談論在學校的大小事,或多參與學校活動,如校外教學、志工或親子活動,從中觀察孩子、老師和同儕的關係,能減少臆測並增加我們對老師的信任了解。
任何關係的建立都要一段漫長的時間,透過持續真誠與同理的雙向溝通,才能讓親師關係從認識、了解、磨合到信任,將我們的孩子信任的交給老師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