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鄉下野孩子的幸福~雙寶愛戶外大自然!】
~誰說孩子一定要在大都市才能跟得上水準!~
我們是別人眼中的「鄉下野孩子」,但我們其實很幸福,因為擁有隨手可及的「大自然」!
媽媽我在鄉下長大,我的雙胞胎也正在鄉下成長,我為這樣的幸福感到驕傲~
媽媽身為兒童職能治療師,育有一對雙寶胎,
即使台北的公婆願意幫我分擔其中一個孩子的養育,
我也深刻感受到養育雙胞胎的辛苦心酸,
但我仍堅持要把雙寶自己帶在身邊,
因為媽媽不想在任何一個寶貝成長過程中缺席。
我的雙寶如今2歲,從出生我們就在雲林的小鄉鎮生活。
因為住在鄉下,雙寶擁有的「大自然」比任何孩子都多!
從雙寶7個月能坐穩開始,
媽媽每天一定騎著腳踏車,一前一後載著雙寶去「七兜」。
雙寶每次坐上腳踏車都很雀躍,
因為小傢伙們很愛吹著涼涼的風,呼吸著鄉下新鮮的好空氣,
享受著舒服的太陽,欣賞著沿路的風景與新鮮的人事物。
漸漸等到雙寶能爬能走後,我還會時常載著他們到草地上盡情的翻滾和奔跑。
很多人問我,為什麼媽媽要這麼勤勞每天載雙寶出門?讓我來告訴你!
鄉下地方車子少,不像都市交通混亂危險多,都市家庭還要等週末才能到旅遊景點去騎車。
我們住在鄉下很幸福,因為隨時可以享受在鄉間騎車逛街,
對於每天悶在家裡的全職媽媽能感到舒壓放鬆,同時到戶外曬太陽,全職媽媽也比較不會憂鬱上身!
對於寶寶更是有許多的好處。讓孩子坐在腳踏車上,可以讓寶寶坐姿發展更更穩定,
曬太陽也幫助寶寶鈣質吸收頭好壯壯,同時日光能幫助寶寶調整睡眠,
因此我的雙寶吃的好、體重足、作息穩定。
最重要的是,沿路媽媽會不段介紹街上「新奇的人、事、物」給雙寶聽,雙寶總是睜大眼睛聽的津津有味。
許多爸媽不了解,即使寶寶還不會說話,但是要不厭其煩的跟孩子解釋和說話,
這樣的親子互動能幫助孩子大腦建立基礎語言神經迴路,
也因此雙寶很早就會說話,語言表達較同年紀孩童快了許多,不到兩歲的雙寶還會跟媽媽我鬥嘴。
最近的雙寶出門在腳踏車上,會主動分享他眼裡看到事物,甚至還會告訴我他想要去哪裡玩。
住在鄉下小地方,我們離大自然很近,只要幾分鐘的路程,雙寶就能盡情在大草地上奔跑和翻滾。
只要沿著鄉間小路走,花叢中有蝴蝶飛舞,孩子還可以親眼看到雞與鴨群,
甚至還有附近農工畜牧科的牛與羊可親近。媽媽會習慣騎車經過養雞人家,讓孩子看到公雞模樣,跟著孩子一起學公雞估估叫。
經過公園,滿耳的蟬叫聲,雙寶會告訴我:「媽媽,蟬嘰嘰叫!」。
仰望天空時,雙寶會說:「媽媽,小鳥飛飛!」
媽媽也很喜歡帶著雙寶去拔草餵羊,
因為「生活體驗」比任何書上的圖片與影片都來的真實,也更具教育意義。
鄉下的人們,熱情純樸,雙寶坐在腳踏車上總有很多鄉親父老與他們打招呼,媽媽總會藉此鼓勵孩子與身邊的人打招呼問好
因此雙寶到哪裡都習慣主動與人打招呼問好,熱情到我覺得他們長大 可以去選里長了!
媽媽認為「生活即是教育」,讓孩子體驗生活,從中教育與學習。
我們住鄉下,我們很幸福,因為我們離大自然很近,
我們要大聲的說:「我們是鄉下野孩子!我們愛大自然~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