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寶寶吃不好?原來是孩子的口腔問題阿!】
文/潛力種子教育中心主任 吳怡璇(雙寶阿木) 圖/可樂雙寶
現代媽媽最煩惱孩子的問題排行榜中,”吃不好”一定是前幾名。常見到孩子副食品吃不好,長大後更是不愛吃飯、吃飯很慢討厭咀嚼、挑食等,到底是為什麼?讓我們試著從孩子的口腔能力狀況來了解其中的原因。
【了解寶寶的口腔能力】
◎ 吸吮是反射動作~
寶寶剛出生時,放在媽媽身旁自然去尋找奶頭,有吸吮反射,因此寶寶自然就學會吸奶簡單的動作。
◎ 咀嚼能力不是天生的,需要訓練學習~
許多媽媽覺得孩子長大自然會吃飯,副食品吃不好沒關係啦!但是這樣進食的口腔能力是不會因為年紀增長而自然形成的,因為咀嚼能力是需要透過練習累積而來的。
咀嚼食物不同於寶寶吸奶的簡單動作,咀嚼是需要舌頭上下左右翻轉動作來推動食物,也需要臉部肌肉和牙齦牙齒力量來磨碎食物。
◎口腔能力是用進廢退~
口腔的咀嚼能力和大腦一樣是越用越靈活,用進廢退,若是少讓孩子咀嚼,孩子就會變的吃軟不吃硬的挑食習慣。同時,咀嚼不完全也會影響孩童對食物營養的吸收歐!
◎口腔敏感問題~
我們的臉、唇和口腔內分布著大量的觸覺受器,當某些食物碰觸到臉唇和口腔時,大腦會解讀整理這樣的觸、味嗅覺,同時命令進行咀嚼吞嚥動作。口腔觸覺敏感的孩童對於某些食物的觸感感受與大多人不同,會感到不舒服而不喜歡吃。
常見口腔觸覺敏感的孩子大多副食品開始的時間太睌,副食品吃的不好。每當孩子吃副食品時偶有作嘔或吐出情況,父母就放棄且持續力不夠,乾脆又繼續喝奶就好,惡性循環之下,更少吃非流質食物,而造成口腔觸覺就更敏感,咀嚼吞嚥能力又更差,即使年紀增長仍是吃的不好。
「你甲罷沒?」是台灣人常見打招呼的用語,可見吃飯之重要性。孩童口腔功能不好,除了會讓媽媽和小孩每天吃飯時間就感到壓力,除了影響親子關係、孩子情緒、更影響到孩童語言能力的發展。
因此,若您的寶寶還小,首要是請盡早開始副食品。若您的孩子有以下狀況,潛力種子教育中心也提供您可以在家進行的口腔按摩方法與活動,幫助您的孩童能吃得好且健康成長。
【口腔敏感或口腔功能不佳的孩童常會出現的狀況】
1. 過了長牙期還一直流口水,也容易有磨牙狀況
2. 吃飯時常會含著食物,吃飯慢吞吞或直接硬吞下去不咀嚼
3.固體食物吃不好,咀嚼能力較弱,體格瘦弱
4.會吞嚥,但常見對硬或某些質感的食物種類排斥,
5.不喜歡刷牙或洗臉等盥洗
6.對食物觸感味道改變不喜歡,因此對新嘗試的食物非常排斥
(若您還是有疑問請諮詢專業人員)
【臉部和口腔按摩的方法】
針對口腔敏感的孩童,往往也常見有觸覺敏感防禦狀況,因此盡可能先進行身體四肢的觸覺和觸覺刷按摩,再慢慢進行到最敏感的臉部和口腔按摩
◎臉部(口周圍)按摩:清洗手部完,以手指來進行按摩即可
『步驟』
1.由嘴角往耳垂下緣方向移動,點狀深壓方式來回3-5次
2.由人中開始沿著嘴唇周圍繞圓,以點狀深壓慢慢移動3-5次
3.輕拍全臉頰數次
◎口腔內按摩:清洗手部後先以手指來進行按摩,等孩童能接受手指按摩後再以其他材質觸感來按摩,之後可以指套牙刷等來按壓
『步驟』
1.牙齦: 由上門牙開始往臼齒方向移動,點狀深壓方式在慢慢移動到下排牙齦;另外也可以用螺旋狀原處畫圓方式來按壓
2.臉頰內側: 大拇指和食指一手在臉頰外,另一手在臉頰內,像三明治一樣夾住臉頰由內往外滑動數次
3.舌頭: 為預防被孩童咬傷手指,可以用菌消毒棉棒來按壓。點狀深壓舌面,一開始不要太深入造成嘔吐反應,接著由舌頭側邊推動舌頭,等待孩童舌 頭自己反向推棉棒的力量出現,來回數次再換邊。之後可結合不同感覺刺激來按壓,如棉棒沾蜂蜜、檸檬水等
(若有疑問請諮詢專業人員)
【口腔按摩注意事項】:
1. 請勿在飯後進行口腔按摩,飯前10分鐘前來進行較為適合,每日可進行2-3回
2. 口腔有傷口時或發燒時不要進行
3. 有特殊疾病孩童,如癲癇或自閉症等,要請專業人員指導後再進行
【訓練口腔能力的小活動】
1. 咬的動作: 咬硬的水果、咀嚼條或魷魚絲等
2. 吸的活動: 吸麵條/吸管吸有阻力的食物等
3. 舌頭動作: 用舌頭做鬼臉/舌頭舔臉上果醬/海苔 在口腔內不同地方要求用舌頭移動/用舌頭移動含著的冰塊或小水果丁
4. 吹的活動: 吹泡泡/吹樂器/吹水彩畫/吹紙片/吹蠟燭等